关于贯彻落实《漯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工作的建议》情况的报告

时间:2023-12-27来源:

  关于贯彻落实《漯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工作的建议》情况的报告

  ——2023年12月26日在漯河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荣之光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代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贯彻落实《漯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工作的建议》情况,请予审议。

  6月27日,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对市发展改革委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工作评议调查情况进行了报告,提出了下步工作建议。市发展改革委高度重视,在评议结束后,积极传达《漯河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做好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工作的建议》精神要求,细化任务,明确责任,确保问题全力解决,意见充分落实。

  一、问题整改情况

  (一)投资产业结构优化情况。针对先进制造业投资强度不够大、三产服务业投资占比有所下降等问题。市发展改革委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加强制造业项目谋划申报,加大先进制造业投资力度,加快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持续优化投资产业结构。今年谋划实施2023年省市重点先进制造业项目169个,累计完成投资997.9亿元;谋划实施第二批“三个五百亿”项目128个,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81个,占比63.28%;总投资1974.2亿元,占比75.86%。滚动开展第七、八、九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新增“三个一批”项目174个,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131个,占比达到75.28%;8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计划投资182亿元,1-11月份累计完成投资175.68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96.26%,超时序进度4.59个百分点。

  (二)创新驱动发展加强情况。针对创新支撑平台少、尚未形成产业创新支撑合力等问题。市发展改革委聚焦特色产业发展,积极对标国家重大战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高质量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加快培育创新主体,梳理高技术产业发展思路,推动智慧岛建设。目前全市共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企业技术中心29家,省工程研究中心11家;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85家,完成省定目标的141%、居全省第1位;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工作全省第1;出台《漯河市培育壮大超高压流体产业链工作推进方案(2023-2030年)》和“两图谱六清单”;起草《关于支持西城区开发建设的若干政策》,大力推动智慧岛建设,成功争取智慧岛全省第一批授牌,通过全省考核评价并获良好档次;我市河南省肉羊种业工程研究中心获得批复。

  (三)服务消费水平提高情况。针对统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强,影响居民消费意愿等问题。市发展改革委强化政策研究,充分宏观调控作用,引导刺激消费,扩大基本公共服务消费供给资源,加大文旅项目谋划力度,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多领域提升服务消费能力水平。在省政策基础上加力出台108条促进经济稳定向好政策、支持企业春节前后稳岗稳产政策措施、拼抢一季度实现“开门红”实施意见、攻坚二季度确保“双过半”行动方案等政策措施,打好稳经济政策“组合拳”,有效提振市场信心。围绕交通、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等社会民生领域,扎实做好项目谋划储备等前期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截至目前,已争取社会民生领域上级政策性资金约17亿元,贾湖考古遗址公园项目专项债相关做法省发改委已推荐至国家发改委作为典型案例,《漯河市社会事业专项债项目谋划建设如火如荼》在国家宏观经济网、中国周刊网、大河网等媒体宣传展示。谋划实施顺丰物流港、中外运冷链物流产业园等现代物流、重大物流工程项目23个、完成投资45.3亿元。其中,中外运(圣农)冷链物流产业园、漯河风顺现代物流园等8个项目实现新开工。成功创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全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漯河占7家,占全省的58%,上榜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1,创历史新高。编制印发《漯河市城区电动汽车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特许经营实施方案》,起草《漯河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规范电动汽车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和管理秩序。

  二、取得的工作成效

  (一)加强政策研究,当好参谋助手。高质量形成《漯河市“2+N”新材料产业体系调研报告》,提出我市发展“2+N”新材料产业体系重点事项、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行动措施,推动我市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高质量编制《漯河市培育壮大超高压流体产业链工作推进方案》和“两图谱六清单”,为我市超高压流体发展指明换道路径、明晰发展思路。多次论证漯西和舞阳两个化工园区主攻方向和产品路线,形成了舞阳化工园区、漯西化工园区产业错位协同发展方案,助力超千亿新材料产业项目快速推进。深入谋划食品国际合作产业园,起草《关于在河南漯河食品国际合作产业园实施“飞地经济”的意见》,优化全市食品产业布局。研究制定《漯河市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实施办法》,强力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圆满完成开发区扩区调规,推动临颍、舞阳、郾城3个开发区完成主导产业调整,2022年度我市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考评位于全省前列,4个开发区受到全省通报表扬。

  (二)强化运行调度,经济提速发展。完善经济运行月度监测调度机制,对经济重点工作和主要经济指标进行调度,建立用电、交通、税务、用热等领域先行指标监测体系,确保全市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态势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全省位次领先,全市生产总值增速居全省第2位,一产增速居全省第3位、二产增速居全省第2位、三产增速居全省第2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4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省第6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居全省第3位。

  (三)聚焦项目建设,投资持续扩大。扎实开展三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新增“三个一批”项目174个,在全省第七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综合考评中,我市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双汇发展作为企业代表在第九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交流发言。建立重点项目月调度、施工和要素保障白名单制度、“四大办”推进机制,健全重点项目周例会制度,推广“两单一图”建设模式,搭建漯河市重点项目视频调度平台,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全市第一批286个市定重点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91.9%,114个省定重点项目已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94.6%。积极争取各项资金,扩大有效投资,截至目前,已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27个,争取资金15862万元,总投资完成率65.3%,资金支付率59.7%;发行专项债项目94个,总投资254.1亿元,发行债券资金63.88亿元,投资完成率51.99%,债券支付率67.3%。

  (四)持续深化改革,释放市场活力。持续破除准入壁垒,抓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贯彻落实。扎实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计量设施正在有序安装。稳步推进实施第三监管周期输配电价改革,实现工商业用电价格稳中有降。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省营商环境“五件事”,牵头完成2022年度省营商环境迎评工作,推动10个部门156项基层政务服务事项进驻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信用监测排名持续保持全国、全省前列。积极与河南中豫物流公司对接洽谈,签订《国际货运班列合作协议》,已累计开行4列中欧班列(中豫号·漯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抓研究强谋划。提升经济工作的前瞻性、专业性和精准性,密切关注国家和省经济政策动向,超前研究、深度谋划,及时推出有利于我市经济稳定的政策。强化对新型工业化、枢纽经济、药食同源、新型城镇化等的重大问题研究,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提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举措,对推动现代化漯河建设提出建议。

  (二)抓运行强调度。持续完善月度经济运行调度机制,加大经济运行重点工作的调度力度,做实工作支撑;加强主要经济指标的精准调度,强化先行指标、评估指标的监测,针对短板指标,及时分析调度,确保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全省先进位次。进一步完善用电量、用热、税务等先行指标监测体系,分行业、分企业进行精细监测,对存在异常的重点企业及时查明原因、精准帮扶。牵头做好“六个增长点”“十大增长领域”培育工作,进一步研究问题、明晰路径、做实支撑。强化要素保障,做好煤电油气热等生产要素调度。

  (三)抓项目扩投资。加强谋划储备。围绕“三城联动”建设和漯河新质生产力12新发展要求,深度谋划一批新的“三个五百亿”项目,提高项目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谋划实施2024年省市重点项目150个以上、年度完成投资700亿元以上,力争更多项目列入2024年省定重点项目盘子。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跟踪国家投资动向,加强项目谋划储备,确保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谋划储备200个以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谋划储备400个以上,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55亿元以上。开展好“三个一批”活动。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全周期全链条推进项目前期、要素保障、过程把控、投产达效、入库纳统等工作。紧盯三率等主要指标,争取综合考评继续保持全省先进位次。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用好“四大办”统筹会商、“指挥部+工作专班”推进、周例会协调解决问题、督查专班督导进度项目推进机制,推行承诺制、区域评价、容缺办理等投资管理创新举措,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同时抓好投资项目入库。

  (四)抓改革优环境。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立要素市场交易平台,引导土地、劳动力、技术、资本、数据等生产要素向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集聚。深化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精准实施放权赋能、建立健全开发区管理体系、三制管理创新、健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用人机制,进一步激发开发区发展活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落实省深化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的意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开展“一件事一次办”、“有诉即办”、“交房即交证”、全面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审批事项“免证可办”五件事等重点工作。深化信用漯河建设,推动省级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县(区)创建。推动各一级指标排名争先进位,更多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我市总体排名进入全省前列。抓好全省第三方营商环境评价结果运用,按照2022年度评价结果对县区、功能区、市直部门实施奖惩。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感谢市人大常委会对市发展改革委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提出的建议意见,在市人大的指导下,市直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市发展改革委深入整改问题,推动各项工作进一步开展。我们将以这次督办工作为契机,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对标找差距,聚焦新目标,落实新部署,在比学赶超中狠抓落实,持续推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工作,在争先进位中奋发向上,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漯河贡献更多发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