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7来源:
关于贯彻落实《漯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工作的建议》情况的报告
——2023年12月26日在漯河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
市商务局局长 吴祥杰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代表市商务局,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贯彻落实《漯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工作的建议》情况,请予审议。
一、问题整改情况
针对市人大常委会第一评议询问调查组反馈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市商务局高度重视,结合中国食品名城、创新之城、幸福之城建设有关要求,先后召开党组会、专题会认真研究,主动认领、照单全收,深入查摆,做到立行立改,并长期坚持,全方位做好问题和意见建议整改落实工作。
(一)针对市场主体培育需进一步加强方面。一是加大入库纳统力度。联合统计、税务等部门健全协同推进机制,建立入库梯队,弥补入库短板,落实奖补政策,千方百计做好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入库培育。二是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建立国际国内知名品牌线索库,强力招引知名品牌。支持本地实体零售企业转型升级,引导漯河双汇商业连锁有限公司、丹尼斯、新大新等企业发展连锁经营,壮大市场主体规模。三是开展企业“抱团出海”行动。组织卫龙、利通液压、际华三五一五、南街村等重点企业积极参加泰国食品展、133届和134届广交会、第六届进博会等国内外重点经贸活动,帮助开拓新兴市场,提升企业外向度和影响力。
(二)针对地产品品牌打造不够有力方面。一是加快“十品百店”示范项目建设。联合市文广旅局、沙澧河运行保障中心和有关县区统筹做好“漯河宴”和“漯河味道”示范项目建设,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及早形成带动效应,全力叫响“食全食美漯在其中”消费品牌。二是积极打造消费品牌。指导漯湾古镇争创第三批省级示范步行街(商业街),鼓励舞阳县万德隆昌建店、临颍县金佰汇新时代购物广场等商业综合体申报河南省品牌消费集聚区,组织4家企业成功创建“河南老字号”。三是做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指导临颍县和舞阳县成功创建全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示范县,争取专项资金4000多万元,临颍县获评首批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其经验做法入选商务部县域商业案例汇编,并在全国推广。
(三)针对消费新业态研究不够深入方面。一是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制定《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2023年工作方案》,打造“跨境电商+产业带”,推动10余家企业加入阿里国际站,带动孵化6家跨境电商企业实现出口零突破。二是抢抓电商直播发展机遇。积极培育本地网红带货直播,邀请海扬、小飞和散打哥等网红主播帮助企业直播带货,组织我市食品和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参加漯河网红选品带货活动,全市通过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累计销售近亿元。三是深化区域经贸合作。研究制定《RCEP机遇(东盟合作)2023年工作方案》,加强经贸往来,深化合作交流,优化服务环境,积极融入RCEP“朋友圈”。
二、取得的工作成效
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专项工作评议和专题询问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下,市商务局通过出台政策、发放政府补贴、举办促消费活动、打造消费新业态新场景等举措,推动全市消费市场持续回升向好。今年前11个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9.9亿元,同比增长7.2%,增幅居全省第5位。
(一)美食名城建设加速推进。一是推动“十品百店”与美食城(街)建设相融合,打造美食聚集地。按照“品牌有文化、商业有故事、街区有活力”的思路,引导“漯河宴”“漯河味道”等“十品百店”向街区集聚,积极推动舞阳县胡辣汤小镇、临颍县颍河路美食街、郾城区祁山路美食街、召陵区龙湾美食街、源汇区漯湾古镇和布衣巷等特色美食城(街)的规划建设和规范提升。截至目前,已初步建成“十品百店”7个品类114家实体店铺,其中,“漯河宴”30家,“漯河味道”39家。二是积极招引美食企业和商业综合体,打造消费新地标。将招引美食企业和商业综合体纳入招商引资考核,编制国际国内美食企业图谱,招引知名餐饮企业、食材供应链管理及配套服务企业入驻漯河,着力提升美食名城含金量。目前,已成功招引泰国梭坤敬肉制品、上海粮全其美预制食品等食品类项目88个,总投资361.2亿元;落地长申玉购物广场、天禧婚庆主题酒店和万达广场3个商业综合体项目。三是大力挖掘美食资源,擦亮本土餐饮名片。建立名店名菜名吃名录库,联合市文广旅局开展“行走漯河馔遍沙澧”美食品评活动,选树培育了天苑酒店、郾城大酒店等10大名店,盛唐国宾酒店、南街村红色大饭店等17个具有漯河地方风味特色的餐饮店,评选出了10大名厨、10大名菜、10大名吃;组织企业参加各类省级餐饮行业比赛和评比,34人获得第六届豫菜品牌大赛金奖,1家企业被评定为省级团餐(中央厨房)星级单位,阴阳赵镇被评为全省厨师名镇,进一步擦亮了我市本土餐饮名片。
(二)新业态、新模式促消费成效显著。一是抢抓电商风口促消费。深入实施“千企上云、万店上线”系列行动,联合京东零售、抖音等知名平台开展漯河沙龙会、抖音食品行业商家选品会、豫中南电商高质量发展大会等活动,引导传统企业组建电商团队、打造线上产品、建立网络销售渠道,推动全市食品企业“上线触网”,双汇和卫龙京东自营店年网络零售额均突破亿元。前11个月,全市跨境电商交易额累积4.87亿美元,同比增长11.6%。二是实施重点项目促消费。围绕漯河美食文化、食品产业文化和食品类非遗项目,高标准建设中国食品名城会客厅,将其打造成食品名城的推介中心、食品文化的推广中心、名优食品的展览中心、食品科技的展示中心、特色美食的体验中心、食品电商的交易平台,预计明年5月份投入运营。加快西城区万达购物广场建设步伐,积极打造购物消费新场景;盘活中王奥特莱斯,将其打造成为商文旅深度融合的特色综合体。三是发展“首店经济”促消费。聚焦“三城”建设,招引7-ELEVEn便利店入驻漯河,推动仓储、结算、展销、生产性项目深度合作,做足7-ELEVEn便利店布局漯河文章,带动全市消费升级。目前,7-ELEVEn已开业两家店,今年春节前有望再落地3家,其中,市中心医院店将成为全省首家“院中店”。
(三)冷链物流全省领先。一是坚持内育外引。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融资、人才和车辆投保等问题,先后培育出双汇物流、大象物流等一批冷链物流领军企业。绘制冷链物流产业招商图谱,着重强链补链,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7个,总投资41亿元。二是坚持政策扶持。落实《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冷链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联合发改、工信和财政等部门印发专项资金申报指南,指导企业做好冷链物流发展专项资金申报。截至目前,先后为企业申请财政资金1000余万元,待财政部门审核后予以拨付。三是坚持集聚发展。举办首届中国(漯河)冷链物流产业博览会、2023中部(漯河)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冷链投资洽谈会,成功创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全市7家企业入围全国百强冷链物流企业(全省共12家),带动30多家冷链物流企业、60多家运输企业加快集聚发展,冷链物流全省领先。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市商务局虽然在扩内需促消费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与市人大常委会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下步,市商务局将以这次评议询问和建议督办为契机,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下,围绕促消费政策落实、美食名城建设、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培育等方面,创新举措、大胆探索、勇于担当,全方位推动促消费提档升级,助力现代化“三城”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漯河实践贡献商务力量!
(一)聚焦统筹谋划,抓好政策落实。抢抓国务院促消费20条、全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三年行动方案等政策机遇,加强工作谋划,争取政策资金,做好贯彻落实。积极学习研究江苏淮安、陕西西安等地市促消费先进工作经验,结合漯河实际,制定更有针对性、更加精准化的工作举措,加快消费提振。
(二)聚焦内育外引,抓好美食名城建设。坚持按图索骥,用好美食企业图谱,着力招引品牌店、首店、知名餐饮企业及配套服务企业入驻漯河。提质“十品百店”项目建设,指导各县区差异化打造1-2个特色鲜明的美食城(街)。积极开展示范店、特色店、漯河老字号评选活动,抓好本地餐饮品牌培育,推出丰富多彩的“漯河宴”“漯河味道”,提升美食名城含金量。
(三)聚焦平台打造,抓好新型消费。深入实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加快乡镇商贸中心改造,持续激发乡村消费潜力。稳步推进万达购物广场、中国食品名城会客厅建设等新项目建设,打造新的消费打卡地。积极培育知名带货主播,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和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壮大电商规模。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假日经济、小店经济等消费新场景,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