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代表所提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

时间:2023-12-27来源:

  漯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代表所提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

  ——2023年12月26日在漯河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赵晓红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办理《关于进一步加强“老旧小区”整治提升的建议》有关情况,请予审议。

  针对乔翠平代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老旧小区”整治提升的建议》,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推进。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文广旅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和各县区(功能区)结合单位职能,紧密协作,共同办好办实重点建议。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统筹安排部署,强化沟通衔接。安排专人积极与乔翠平代表联系,并到舞阳县面商研讨,舞阳县住建局聘请其担任属地老旧小区改造监督员,参与指导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我们起草了《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老旧小区”整治提升重点建议办理工作方案》,多次向市政府分管领导汇报,并征求了重点建议协办单位意见,以市百城办文件印发(漯百城提质办〔2023〕13号)各协办部门,加强了重点建议办理组织领导,明确了责任。同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老旧小区改造标准的通知》,出台了《漯河市2023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坚持每周对各县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进行督导,及时掌握进度,积极协调解决难题。

  (二)坚持共建共享,深入发动群众。坚持“三问于民”,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一是改造前问需于民。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走访等形式征求意见,实行“一小区一方案”,将改造内容列出清单,让居民来选择,按居民意愿确定改造内容。在满足居民改造需求基础上,充分挖掘小区特色、打造精品工程。设计方案确定后,再次征求居民意见,同意率达到80%方可纳入改造计划。二是改造中问计于民。通过社区、小区业委会以及住建、施工等单位会商机制,全过程、全方位监督施工推进及工程施工质量,全过程听取居民建议,根据采纳意见及时对改造方案进行了调整,尽全力避免施工打扰居民的正常生活。三是改造后问效于民。改造完成后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单位)、小区党支部与居民代表共同参与竣工验收、共管共评,并再次征求小区居民满意度,对满意度不够的小区不予竣工验收,及时开展问题整改,直到群众满意为止。

  (三)强化宣传引导,主动接受监督。坚持典型引路、正面引导,督促各县区加大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提升工作宣传力度,全面客观宣传老旧小区改造进展情况及工作成效,提高社会各界对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知晓度。主动接受舆论监督,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改进工作中的不足,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形成良性互动。指导物业企业悬挂宣传条幅294个,发放宣传册2054份,制作版面8个,发放宣传海报80份,同时充分运用新型媒体、微信群、小程序、电子屏、宣传栏等方式,扎实组织开展《漯河市物业管理条例》宣贯工作,规范改造后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活动、解决物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市城管局通过多种形式向小区居民宣传绿化保护和私搭乱建的危害。市消防支队开展消防安全宣传“五进”活动,组织开展了火灾警示宣传教育月、“预防为主,生命至上”为主题的119消防宣传月等活动,提高小区初期火灾处置和群众逃生自救能力。

  (四)完善改造内容,落实改造责任。指导各县区持续完善工作推进机制,积极组织协调沟通,在老旧小区改造组织建设、工作推进、问题整改、责任落实等方面做实做细,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顺利开展。在实施改造过程中,各县区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完整社区建设、绿色社区创建、红色物业创建等,积极推进相邻小区及周边地区联动改造、整个片区联动改造,加强服务设施、公共空间共建共享,加强适老及适儿化改造、无障碍设施建设,解决“一老一小”难题,促进居住社区品质提升。会同公安、消防、城管等部门开展综合治理,对基础条件好的小区把视频监控、人像抓拍、车辆抓拍等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标准与老旧小区改造同规划同建设,督导各县区制定住宅小区综合环境治理方案,加大小区美化、绿化、道路修补、垃圾收集设施设备完善、停车泊位划定、充电桩、智能门禁等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整治私搭乱建、毁绿种菜、黄土裸露、乱堆杂物等问题。

  (五)加强组织建设,建立长效机制。督导各县区组织列入改造计划的小区提前成立业主委员会或业主自治组织(改造完成前过渡为正式业委会),确定小区物业管理模式并选聘物业服务单位。将业主委员会成立和物业服务单位的确定纳入小区改造前提条件。目前我市建成区应成立业委会的小区723个,已成立626个,成立率86.6%,全省第一、全国领先。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单位)负责参建各方与小区群众的沟通协调工作,具体参与改造征求意见、改造施工组织、竣工验收、改造完成后的长效管理等工作。改造项目经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明确责任主体,及时按照市百城办《关于规范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竣工后移交工作的通知》(漯百城提质办〔2023〕5号)要求抓紧移交,实施物业管理服务。

  (六)落实财政补贴,物业全面覆盖。持续落实简易物业管理补贴,建立“业主缴费、财政支持、专业管理、全面覆盖”的老旧住宅小区物业管理长效机制,即简易物业管理费由市、区财政和业主共同承担,按“5:5:5”模式执行,业主每户每月交5元、市政府和区政府每户每月各补贴5元。通过实施简易物业管理补贴,基本实现老旧小区“四个有”,即有清扫保洁(含生活及装修垃圾清运)、有绿化养护、有维修保养、有秩序维护,达到“地净、灯明、管道通”的标准,保障老旧小区基本物业服务。同时,针对“三无”楼院无物业服务问题,鼓励采取居民自治或属地政府成立公益性物业服务实体、街道社区兜底管理等模式解决,全面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建设和谐宜居美好家园。

  (七)创建“红色物业”,开展集中整治。全面开展“红色物业”创建工作,把党的组织有效嵌入物业服务,累计成立物业行业党组织8个、小区党组织408个、物业企业党组织30个,充分发挥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吸收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等进入业主委员会,探索推动交叉任职,双向监督,全面推进社区物业党建联建,构建党建引领、条块联动、各方协同、群众参与、制度保障的物业管理新格局,推动物业管理与社区治理融合协调发展;同时扎实组织开展全市物业行业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重点整治物业企业管理不规范,服务水平不高,违规收取费用,收费标准和收费项目不能按时公开,降低服务标准以及职能部门对物业公司疏于日常管理、对业主投诉办理不力等问题,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让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八)治理小区乱象,改善居住环境。落实《漯河市老旧小区管理提升工作方案》,组建小区创文督导检查专班,加强督导,采取“检查、交办、整改、复查”闭环模式,对市区“六大周边”126个重点小区开展多轮次全覆盖检查,实行“日检查、周通报、月排序”,层层传导压力,夯实街办、乡镇主体责任;扎实安排部署,督促物业公司坚持开展小区周五清洁行动,小区创文标准全面落实,小区创文成效显著提升;扎实开展消防安全工作,市区306个小区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检查1162次,发现消防安全隐患124个,全部整改完毕,开展消防安全应急演练195次,各县区物业主管部门开展消防培训7次,消防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二、取得的成效

  2019年以来,整治提升老旧小区1303个,改造面积890万㎡,惠及居民10万余户,其中,符合中央补贴改造条件的老旧小区600个,建筑面积679.81万㎡,惠及居民61619户。2023年我市改造老旧小区53个,涉及居民3890户、145栋楼房、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总投资1.27亿元,6月份开工,10月底前已全部完工。我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得到了市领导批示肯定,被学习强国漯河学习平台、漯河日报、顶端新闻、漯河电视台、大河报豫视频等多家新闻媒体相继报道。

  通过努力,我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提升”。一是硬件设施实现大提升。改造后的小区道路、排水、供热、供气、路灯、绿化等基础设施得到有效完善,充电设施、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康养、托育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健全,居民的生活品质明显提升。二是居住环境实现大提升。改造后的小区私搭乱建全部拆除,毁绿种菜现象彻底清理,地面按时清扫、绿化适时修剪,下水道及时清掏,小区的环境卫生较之前有了较大改观,居住环境明显优化。三是管理水平实现大提升。小区改造时相继成立了居民党小组和业主委员会,充分发挥了业主自治能力,改造后的小区机动车有划定的车位停放,非机动车有车棚停放和充电设施,很少再有汽车随意停放堵塞消防通道,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和飞线充电,小区的秩序管理能力明显增强。四是创建水平实现大提升。住宅小区环境秩序是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的重要内容,经过基层单位和居民共同参与改造,小区环境焕然一新,创建宣传工作潜移默化深入民心,实现基层治理“共建共享”,随着居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小区文明城市创建水平明显提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方面,资金缺口问题仍然存在,按照上级要求,老旧小区改造资金来源应为上级补贴、市县财政配套、居民出资、社会投资的资金共担模式,但目前居民出资比例较小,社会投资模式单一(投资建设充电桩、智能门禁等),市、县(区)两级配套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存在较大资金缺口。另一方面,老旧小区已整改的问题容易反复,需要长效监管;物业企业对私搭乱建、毁绿种菜等行为缺乏有效监管手段,劝阻、制止效果不佳,需要移交城管部门处理,时限较长。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按照上级政策,2024年是对2000年前建成的小区进行中央资金补贴改造的最后一年,市住建局将继续发挥牵头统筹作用,督导有关县区人民政府落实主体责任,确保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完美收官。二是拓展资金筹措渠道。准确把握上级有关政策,最大限度争取上级补贴资金。鼓励各县区拓宽资金渠道,强化市场运作,引导居民出资、引进社会资本参与。三是强化安全质量监管。压实建设单位主体责任,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强化专业人员监管力度,把好安全质量关;发挥小区居民积极性,共同做实做细做优做精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市人大代表提出的重点建议对我市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我们将准确、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继续多方倾听人大代表的呼声,密切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持续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努力开创漯河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我市“现代化食品名城、创新之城、幸福之城”建设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