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25来源:
市人大常委会第三督办组关于代表重点建议督办情况的报告
——2024年12月24日在漯河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监司工委主任 李光启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代表第三督办组,向常委会报告代表重点建议集中督办情况,请予审议。
12月上旬,第三督办组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耀嵩带领下,采取实地查看与听取汇报相结合的方式,对《关于加快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现代化食品名城建设的建议》《关于进一步提升法院执行质效的建议》办理情况进行了集中督办。从督办情况看,各承办部门思想高度重视,推进措施有力,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加快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现代化食品名城建设的建议
该建议由张赢代表提出,市畜牧局承办。
(一)建议办理情况
一是着力培优扶强,促进产业发展。重点培育双汇1亿只肉鸡、正大300万只蛋鸡等畜牧业重大项目,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家禽出栏同比增长41.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9个百分点;禽肉产量同比增长43.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5个百分点。持续加强双汇禽业等畜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持续支持河南牧晟万只种羊场建设项目建设和“黄淮肉羊”新品种培育推介。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羊肉产量同比增长12.6%,牛肉产量同比增长12.4%。二是优化装备技术,强化示范带动。推广推介先进技术模式,大力发展集约化、设施化、自动化、智能化养殖。目前,双汇禽业等新建鸡场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到90%以上。积极开展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河南省美丽牧场示范创建活动,设立科技示范基地,累计创建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21家、省级美丽牧场23家。三是狠抓监管支持,强化服务保障。探索开展互联网“云办公”电子养殖档案监管新模式,对40个鸡场实现全天候、全覆盖监管;加强畜产品的检验检疫,全面落实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措施,全市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加强项目资金支持,今年以来,累计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性项目资金8751万。积极与金融保险部门沟通对接,加强对畜牧企业快速风险理赔、制定融资计划和免反担保贷款等金融保险政策的支持。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是品牌龙头效应还未充分显现,带动效应还不够明显;二是畜产品深加工上下功夫还不够;三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对此,督办组建议:一要持续打造特色优势品牌。扩大“双汇冰鲜鸡”“正大鸡蛋”等品牌带动力度,推动蛋鸡养殖业向现代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加大“黄淮肉羊”等新品种繁育推广力度,提升畜牧业核心竞争力。二要着力引导企业在畜产品精深加工上做文章。深度挖掘畜产品在新业态、新产品等领域的结合点,延伸产业链条。三要从严从实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做好畜产品质量安全防范。加强安全生产、环境污染等隐患排查整改,为我市现代化食品名城建设筑牢畜产品源头安全保障。
二、关于进一步提升法院执行质效的建议
该建议由马德波、张鲁提代表提出,市中级人民法院承办。
(一)建议办理情况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强化执行责任落实。实行“一把手”抓执行工作机制,定期召开两级法院院长调度会,会商执行工作情况。完善执行考核机制,制定执行指标考核细则,增加终本率、执行完毕率、执行到位率等关键指标考核权重,实现以考促改、以考促提。二是坚持能动执行,推动执行质效提升。常态化开展集中执行活动,充分运用拘传、拘留、限制高消费、公安临控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执行效率。全面落实“交叉执行”“执转破”制度,打通执行与破产程序之间的壁垒。严格规范“终本”案件,出台“终本”案件管理细则,建立“终本”案件双审批制度,落实落细“终本”案件续管。坚持“以保促执”,将保全贯穿立案、审判、执行全过程。强化数字赋能,完善网络查控系统,加大与公安、税务、社保等部门对接力度,基本实现对被执行人主要财产形式查控的有效覆盖。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25324件,执结21034件,结案率83.06%,同比提升7.78个百分点;执行完毕率36.56%,执行到位率42.22%,终本率40.82%。三是坚持规范管理,改进执行能力作风。优化调整执行队伍,定期组织执行业务培训,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筑牢执行队伍廉洁底线。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是“执源治理”有待深化。执前督促、“以保促执”、审执衔接质效还需强化,执行联动效果有待提升。二是执行工作透明度不高,执行宣传实效不够。执行法官与当事人沟通不够,申请执行人对执行进度、执行措施等情况了解不多;对依法打击抗拒执行、规避执行的典型案例曝光不够,警示教育效应不够明显。三是执行队伍能力作风有待改进。选择性执行、消极执行、违规终本甚至执行违法违纪等情况仍有发生。对此,督办组建议:一要推进“执源治理”。实行立审执一体化执源治理,完善诉讼保全制度,坚持“以保促调”、“以保促执”,规范推进“终本清仓”“执破融合”两个出清。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动共治,更好解决“查人找物变现”难题。二要强化宣传引导。构建多层面、跨媒介、全方位的执行工作宣传格局,公开曝光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被执行人典型案件,凝聚全社会了解执行、理解执行、支持执行的广泛共识;推进阳光执行、透明执行,提高执行公信力。三要做实强基固本。以“如我在执”的政治自觉和法治自觉,加强执行队伍思想建设、业务培训、纪律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完善执行质效评价体系,优化执行队伍结构,提高执行队伍司法能力。